“医生,快救救我的孩子……”9月21日,120救护车鸣笛声和急促的步伐,打破了医院的平静。8岁男孩小波遭遇车祸“命悬一线”,县中医院迅速启动“绿色通道”生死接力,短短数小时小波的病情转危为安。 当天上午7时,佐坝乡发生一起交通事故,8岁男孩小波开放性颅脑损伤,病情危急,我院120救护人员迅速到达事发地点实施救治。转运途中,随车医护人员完成小波生命体征数据采集、病情诊断及评估,并通过“5G院前急救系统”提前将病情信息同步传回院内。 医院急诊科立即召集脑病科、手术室、麻醉科等部门通过院前急救系统传回的数据,远程协助现场诊疗,并开通绿色救治通道,抢救药品及设备准备到位,医护人员整装待发。 8时29分,小波抵达医院,迅速完善相关检查,CT显示左侧额骨骨折伴额叶脑挫伤、少量硬膜外血肿、蛛网膜囊肿、左侧胫腓骨下端骨折等,诊断为开放性颅脑损伤重型,需立即手术治疗。此时手术室、麻醉科已提前做好术前准备,一系列的抢救措施无缝衔接、井然有序。 由于脑部结构特殊且小孩颅脑和颅骨尚未完全发育好,出现重度颅脑损伤及脑出血随时有生命危险。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,在手术室全麻下为小波行脑清创、颅骨整复修补术。脑病科主任叶翔小心翼翼沿颅骨破损区取下骨瓣,并使用钛板连接固定破损严重的骨瓣,术中可见大量破损坏死脑组织、破损颅骨骨片异物及血块等,反复冲洗伤口,缝合脑膜后复位固定骨瓣,手术历时2小时,当天下午小波就恢复意识。目前,小波颅骨已完成修复,未见神经功能缺损、颅内感染等症状。 目前,县中医院已建立了卒中中心、创伤中心、胸痛中心,同时借助5G网络,实现患者“上车即入院”,缩短急救准备时间,提高救治效果。医院脑病科在救治颅脑外伤方面经验丰富、技术熟练,加之各科室各环节的密切协作,形成强有力的综合技术保障,可为危急重症患者第一时间开辟绿色生命通道,筑牢广大群众的生命守护线。(党政办、脑病科) 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