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持规律性血液透析(MHD)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,而功能良好、持续稳定的血管通路是长期血液透析的必备条件,更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。
为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,保证安全有效的血液透析治疗,截至日前,我院血液净化科已成功独立完成7例“经右侧颈内静脉长期性血液透析TCC导管置入术”,成功率100%,未出现一例不良反应,标志着我院终末期肾病患者血管通路技术再上新台阶,为打通血液透析患者的“生命通道”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。 7例患者均确诊为尿毒症,需长期血液透析治疗,但患者上肢周围血管条件差,无法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,最终选择颈内静脉长期性血液透析TCC导管(带隧道带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)置入术,术程顺利,术后患者导管流量佳,生命体征平稳。现将部分相关病例分享如下: 病例一 朱某某,女,66岁,因“双下肢水肿1月余”就诊于我院,既往有2型糖尿病、慢性肾脏病病史,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,提示肾毒素高,且患者胸闷气喘,少尿,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严重,我院立即予以临时透析导管置入行紧急血液透析+内科治疗,患者症状明显好转。1周后患者临时导管流量不佳,考虑患者需要长期透析治疗,且外周血管条件差,与家属沟通后,最终选择经右侧颈内静脉长期性血液透析TCC导管置入术。 病例二 祝某某,男,31岁,因“发现血肌酐升高1年,恶心呕吐伴纳差、乏力、少尿半月”入院。化验提示:肾毒素较高、电解质代谢紊乱。诊断为:慢性肾脏病5期(尿毒症期)。患者急需血液透析治疗,且尚未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,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,选择右侧颈内静脉长期性血液透析TCC导管置入术。 病例三 汪某某,男,47岁,因“发现血肌酐升高3年余”入院。患者既往慢性肾脏病病史,门诊规律口服药物治疗,病情尚平稳。本次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,肾功能急剧下降入院,临时血液透析2周后,肾功能尚未恢复,需长期血液透析治疗。患者上肢血管彩超显示动静脉内径不适宜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,选择右侧颈内静脉长期性血液透析TCC导管置入术。 据悉,长期血透患者首选血管通路是动静脉内瘘,但对于因血管差,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、心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动静脉分流患者来说,TCC长期导管则是更好的选择。颈内静脉长期性血液透TCC导管置入术是应用经皮穿刺技术(Seldinger),在皮下建立一个隧道,经撕脱鞘扩张使导管置入颈内静脉,通过导管自身的cuff(涤纶套)与皮下组织粘连,封闭了皮肤入口至中心静脉间隙,可大大降低感染风险,相对动静脉内篓,具备并发症少,使用寿命长,功能持续稳定,对日常生活、社交和工作干扰小等优势。 我院血液净化科擅长肾脏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治,并熟练开展血液透析临时导管和长期性导管的置入等技术。开展的颈内静脉长期性血液透析TCC导管置入术,为长期单一路径透析的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福音,使广大患者不再需要奔波于上级医院进行置管,最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。 联系电话:0556-7849126(病区)/7849105(门诊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