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说补气药之首是黄芪,那么补血药之首就是当归。当归,含有当其实而归的意思。有人认为“当归因能调气养血,使气血各有所归,故名当归。” 当归药用历史悠久,早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就开始有当归功用的文字记载,中医将其称为“血中之圣药”、“妇科调经要药”。 当归是古人最爱用的药材之一,有“十方九归”之说,著名的四物汤、当归补血汤等许多名方都离不开当归,中成药乌鸡白凤丸、四物益母丸、八珍益母丸都有当归。 当归性情“温和”,入心、肝、脾经,当归入手少阴,以其心主血也;入足太阴,以其脾裹血也;入足厥阴,以其肝藏血也。 “血药不容舍当归”,就是说治血的药定会有当归。任何与血有关的病证,不管是补血、行血,还是破血、止血,都可用到当归,甚至夸张地说它“治一切风,一切血,补一切劳,破恶血,养新血及主症癖”,简直是个万能药。 为什么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病证当归都能治呢?是因为当归的味和气很不同,其味甘而重,所以能补血,其气轻而辛,所以又能行血,这叫“补中有动,行中有补”。补血不留淤,可以补益各种血虚证,又不至于补益太过而造成瘀滞。又因其药性“温”,所以血虚、血瘀伴有寒证者最适用。 血虚的人用当归身偏于补血,而调经则用当归尾偏于活血;但如果平时用来保健食用,建议用整个当归。由于当归有补血和活血之效,每人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,每天早饭后吃上小半勺(约啤酒瓶盖大小)。因当归性温,会温燥助火,容易让人发生流鼻血、牙龈出血等问题。那就尽量选择当归尾。当归尾活血,通经络效果明显,先吃当归尾1-2周后,再改吃全当归就可以了。 吃当归上火时,还可以加上山楂,当归与山楂的比例是5:1,这样配在一起吃不容易上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