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方,又称膏剂、膏滋药、煎膏剂,是中药常用剂型之一。早年的膏方,多数用来治疗外科疮疡疾患,及至明清以来,其应用范围有了较大拓展,逐渐成为调养身体、防治疾病的补品,在我国古代医书,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御医书中都有记载。 膏方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剂型中的一种,膏方的选药原则是以中医的辨证论治为基础,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等综合情况精心组方。膏方中充分体现疗疾与养生相结合,并严格按照中药君、臣、佐、使的原则,同时考虑到药性的寒热温凉、四气五味等特点,因此,膏方可以适合不同体质、不同疾病、不同年龄人服用。膏方最大特点是因人处方,“量身定做”,对症下药,对于久病、慢性病人,如心血管病、胃病、肝病、肾病、贫血、哮喘、关节痛等,长期服用膏方,可以起到治疗疾病作用。膏方的组成,一般分为:饮片(原料中药材)、糖类及胶(膏)类,糖尿病患者,可以免去糖类。煎膏剂的制作方法是采用天然中药成分加水煎煮,经过浓缩后即成稠糊的、半流体状的膏剂。根据制作过程是否加入蜂蜜的不同,可将煎膏分为清膏和蜜膏两种。原料煎煮浓缩后直接收膏者为清膏,蜜膏则是在清膏的基础上加入了蜂蜜。由于蜂蜜不仅能调味,还有滋润和补益的作用,所以,蜜膏又有“膏滋”之称,尤其适合年老体弱、有慢性病者服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