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在生活实践中,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,自然界的运动变化,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体,同时指出了天时变化对人体的重要影响,并叙述了四时起居的具体做法。在日常生活中,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别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养生方法。 顺应四时养生的基本原则 春夏:主生长,为适应自然界阳气渐生而旺的规律,应注意养阳。 秋冬:主收藏,为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,应注意养阴。 春季 1、饮食:要“省酸增甘”,因为春来肝旺,而酸能助肝,且肝太旺易克脾土,导致脾虚,增加甜味可以达到健脾目的。 2、起居:晚睡早起,春天,睡卧时间如果太长会有损于人体阳气的。 3、衣着:春季气候转暖的同时,会出现“反春寒”,所以不要急于脱去冬装。 夏季 1、起居:夏季艳阳高照,气温较高,可晚睡早起,夜晚不可在露天下睡觉,以免受凉。 2、饮食:夏季气侯湿热,适宜细菌的生长繁殖,要防止消化道疾病的发生,因此可常服用具有解暑清热、醒脾开胃的药膳进行养生。 3、衣着:夏季天气炎热,但夜晚和白天有一定的温差,白天可少穿,但到了夜晚要适当添加衣物。 秋季 1、 起居:秋季气候多干燥,可早睡早起。 2、 衣着:特别是早秋,不要急于加厚衣服,要适当地“冻一冻”。 3、饮食:可以进食一些偏于养阴的水果,如梨、梅等。 冬季 1、起居:冬季气候寒冷,万物蛰藏,可早睡晚起。 2、衣着:要注意防寒保暖,预防冻疮。 3、饮食:此时是进补的大好季节,以羊肉为首选美味。(内2科) |